文艺“新”青年:自信是我们的态度

地方 | 2018-05-04 16:11:0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赵宇娇)在“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的时节里,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下文简称北影节)和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下文简称音乐节)落下帷幕。正值五四青年节,记者采访了北影节的策展人、音乐节的入驻商家和资深乐迷,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自信是青春的态度。

  工作如青春般生动

工作中的沙丹 赵宇娇 摄

  沙丹,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节目策划人。从资料馆开始在北影节承办展映单元时,他担负起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策展工作,至今已有四年。

  北影节不仅有新影片,还会利用电影资料馆的片库优势,通过电影数字化的修复技术发出“回首过去,关注当下,展望未来”的呼吁,老电影以数字化形式焕发青春后重新进入到主流的公众视野中。展映过后,这些修复过的电影可以再次被投放到艺术院线中创造新的商业利益。

音乐节市集中贩售的个性标签 赵宇娇 摄

  某公司是国内聚焦于做心理学行为分析的基因检测公司,他们将专业的心理测试题的结果输出成针对当下年轻人口味的标签。相比其他音乐节市集中的摊位,该公司的标签贩售尤为火爆,这无疑得益于双方的用户属性保持了一致。

  据其商务总监郭琼观察, “在音乐节上光顾摊位的人基本都是90后,也有一些80后。有意思的是90后的人会比较喜欢自嘲一些的标签,比如老艺术家、养生朋克等,80后就不会选老艺术家,而是选铁血真朋克这样的。”

  生活像青春“不受限”

展映部办公室 赵宇娇 摄

  仅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北影节展映期间(4月6日-20日),放映电影达130余场,每场上座率达百分之七十。据沙丹介绍,近三万观众可分为三类,前两类是白领和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影水平,白领则是既能欣赏又会投入资金去购买艺术类电影的场次。第三类人群年龄段为中年以上,甚至会有一些残障人士。“他们的身体可能有一定的残缺,电影就是他们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慰藉以及一种艺术欣赏的模式。每当看到他们的时候,我的心里总会很感动,这让我想把电影展映做得更好,因为这一场电影可能对他们真的很重要。”

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 赵宇娇 摄

  来自西安的兔子(昵称)是位资深乐迷,她平时会在相对固定的俱乐部、酒吧观看乐队演出。五一假期时,她特意乘高铁来北京参加草莓音乐节。以她多次参与音乐节的感受来说,“草莓音乐节算是比较成熟和系统化的,各个舞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风格,受众面更广。” 参加音乐节对于兔子来说是个人的生活状态,她很清楚这种方式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音乐对青年来讲当然重要,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生活。我可能会通过某个乐队对一种音乐类别感兴趣,或者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感兴趣。我可能会因为一个人、一个乐队想去他们常年呆的地方看一看。”

  自信是青春的态度

中国电影资料馆 赵宇娇 摄

  “你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不是特爱读小说,不太爱看画,也不太会跳舞,但总有一款适合你的电影。电影是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面媒体,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最完美的一种形式。”在谈到电影对青年的意义时,沙丹这样说。

  青年人对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自信,在中国电影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这个重要时期,沙丹认为这是我们建立对电影话语权的时代。“如今我们拥有巨大的市场,蓬勃的创造力,年轻导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要通过努力把具有中国文化自信心的作品推广出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青年生态学家左小安:研究沙漠20载
第二届曲沃籍高层次人才故乡行活动暨人才发展大会侧记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