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廷佺:老骥伏枥志千里,茶叶产业谱新篇

地方 | 2018-06-07 18:09:25 | 来源:中国记者联盟网

冯廷佺:老骥伏枥志千里,茶叶产业谱新篇

中国记者联盟网 实习记者 田梦 通讯员 陈其彬 汤荣辉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争取有生之年,为全省茶农多做些有益的工作,实现自己人生的茶业梦!”说话者是一位有52年党龄,连续三年荣获省人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光荣称号和全国优秀学会工作者—福建省茶叶学会党支部书记、首席专家、原会长冯廷佺同志。

入职茶叶学会:以会办展,以展养会

  冯廷佺1943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茶乡福安市。教授级高级农艺师。2002年初,冯廷佺以省人大农经委副主任(正厅级)身份出任省茶叶学会会长。次年11月退休后续任。前后做过三届15年会长。直至2017年10月卸任。至今,仍然担任学会党支部书记、首席专家。

  “刚接手学会工作时,只剩下8万元资金,远不够学会一年办公租金。”冯廷佺回忆着。

  在很多人眼里,认为冯廷佺从乡镇做到省人大农经委副主任(正厅级)位置,可谓“阅历丰富,老练成熟,思想睿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果然不久,冯廷佺有了动静。他从安排学会一年工作入手,确定人员位置,然后制定出全年财务开支预算清单。做到摸清家底,心中分明。

  思想决定行动。当年3月,冯廷佺主持召开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提出办好学会的两项新主张。一是学会开源节流,取消一些不必要的会务活动,减少成本开支数万元多;二是学会不能走老路,改革创新,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之路,来培育壮大学会经济基础,才能做好工作。

  “福建是全国产茶大省,至今省会城市福州没有举办过一场为茶企茶商提供服务的展会平台,我们学会可以借用这个交流平台,大胆尝试办展会,首开全国省级学会办展先例”。冯廷佺说。

  办展会,需要一笔不少筹备资金。冯廷佺游说省农业厅合作办展出一点,当时省财政办展政策补贴一点,学会贷款一点,较顺利地解决展会筹备资金160万元。

  2002年9月13-15日,首届中国(福建)国际茶业博览会在福州隆重开幕。三天时间,吸引全国15个省市和世界9个国家地区100多家茶企茶商参展,参会人数近四万次。人流、物流、资金流给学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老理事汤鸣绍高兴地回忆说:“学会能赚到第一桶金,冯会长功不可没,点子成金啊!”

  随着第二届、第三届茶博会接踵举办,冯廷佺办展兴趣更为浓厚。据他介绍,2002年以来,学会先后在本省和北京、上海等地成功举办茶博会20几场。同时,茶叶交易、茶叶鉴定会、投资推介会、技术成果转让会等小型展会也响亮登场,热闹不凡。

  有了钱,好办事。2004年6月,冯廷佺征得理事会一致同意,投资150万多元,在福州市湖东路189号凯捷大厦6层购置学会自有房产,面积350多平方米。从此,学会有了自己真正的“新家”。还配置车辆一部,添置电脑、激光打印机等一大批先进办公设备。现在,该房产价值2000万多元,15年间上涨20倍之多。

  “通过举办茶博会,将开创学会市场化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会办展,以展养会”的新路子,为学会生存和发展奠定的资金保障基础。”冯廷佺如是说。

花甲之年:创造福建史上“申奥第一茶”

  对于各种林林总总的展会,冯廷佺参加过不少。他最看重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因为,他让福建茶叶走上国际大舞台,成为中国“申奥第一茶”。

  “福建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但茶品牌知名度不高”。如何做大叫响福建茶文化品牌,是冯廷佺上任后一直考虑的一件大事。

  2006年初,冯廷佺得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启动全国茶叶招商工作,他觉得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决定领着大家闯一闯。

  当年2月13日,由于前期申报工作出色,冯廷佺代表省茶叶学会提出的以福建“申奥第一茶”为主题的“人文中国,茶香世界”文化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效果非同凡响,得到组委会认可。3月5日,北京奥委会经济研究会与省茶叶学会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明确规定:福建省茶叶学会作为“申奥第一茶”品牌唯一的使用权。冯廷佺和同事们皆大欢喜。

  从2002年开始,冯廷佺带领“申茶”小组北上南返,连续三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人文中国、茶香世界”文化宣传活动20几场,极大地提高福建茶文化品牌全国的知名度。

  《茶缘》杂志主编汤荣辉对我们说:“申茶”三年,是冯会长汗流最多的三年”。三年间,冯廷佺带领同事,冒严寒,顶酷暑,翻山越岭,足迹踏遍全省21个县市茶区,行程近二千公里。调研考查茶区、茶企和茶农1000多家。据冯廷佺介绍,三年间,申茶小组收到茶区样品1483个,超过原来10年的总数。一共评出金奖101个、银奖166个、铜奖178个、优秀奖167个。其间最终评选福建“申奥第一茶”茶叶六大类别品牌,入选茶企20家茶叶品种。并于2008年6月29日正式入驻北京奥运会国际新闻中心。更让冯廷佺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7月8日,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福建“申奥第一茶”的活动后称赞:“你们福建茶叶很有品味,很有品牌,很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媒介,在奥运上展示中国茶是很有意义。”这不仅是对冯廷佺工作的肯定,也说明冯廷佺和同事们其三年间的“申茶”汗水没有白流。

  借助于2008年北京“申奥第一茶” 的经验和名气,为百年一遇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很快买到参展巻,冯廷佺一鼓作气争取5个展区,面积520平方米。组织本土70几家茶企入园参展。从5月1曰至10月31曰,人流如云,半年接侍游客40万人次,尤其是接待了入驻园区36国馆长等63名外宾的高度赞赏。展会效益非同小可,再次提升福建茶文化品牌在国际上知名度。

  2010年10月,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授予福建省茶叶学会“最佳组织奖”: 时任会长冯廷佺荣获“特殊贡献奖”。

  十年前的“申奥第一茶” 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冯廷佺高处不胜寒,回过头来看今天,别有一番风语:“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才能把小事做出好事,好事办成大事。总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深入茶区:排忧解难,雪中送炭

  这段时间以来,省茶叶学会里,大家忙着查找资料,编写稿件,为编纂《中国茶叶通史》做前期准备工作。身为主编的冯廷佺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晚上审稿至10点钟下班回家。有的时候第二天早上还要下乡调研,一般来回三五天,返程后又要加班加点,把这几天的调研材料整理成报告,然后分别呈送省市县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深入茶区,倾听呼声,了解民意,服务茶农,”的优良作风,延续至今已有17个年头了。而作为一名倡导者冯廷佺也不例外,以身作则,老当益壮,亲力亲为。他每年都有抽出六十天时间,深入茶区茶企调查研究,为茶农排忧解疑上百件。

  福州文武雪峰农场是一家台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精制乌龙茶。兼营部分毛茶坯。当时,有关部门规定,毛茶坯也可以不征收增值税。几年来,农场多次奔波,毫无见效。后来,农场请求冯廷佺帮助。第二天,冯廷佺轻车简从,从福州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农场进行深入调查,认为农场反映情况属实。随后,以省茶叶学会文件“关于对福州文武雪峰农场生产的毛茶坯税收问题的建议”,给茶场所辖区域的闽侯县国税局发了一函,根据该农场生产的部分毛茶坯不是精制茶为由,建议不征收增值税款。及时的维护台胞合法权益。

  “福建茶业的根基在山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茶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是学会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工作”。2008年12月开始,冯廷佺已经连续四年每年组织2-3次下基层调研,了解全省茶区生产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

  特别是2009年7月起,冯廷佺专门配合省老区促进会对老区茶区茶叶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每到一个地方,用问、听、看、议、查等座谈形式,详细了解老区茶叶发展和茶农收入情况,分别写出7份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及时向所在地的市县反馈情况,请求帮助解决老区茶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2年初,冯廷佺了解到福州一些金融系统有支持老区发展生产的扶贫资金优惠政策,及时为他们双方铺路搭桥,做了大量穿针引线的工作。当年8月份分别给30个茶企茶农发放扶贫贷款4300万多元。最近又接福州广发银行贷款额度800万元给茶区企业。福安茶农沈小荣激动地说:“感谢冯会长雪中送炭,帮助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老少同乐:大明山歌圩6月场在风雨中如期上演
任丘市石门桥镇政府组织部分企业到市一中开展慰问活动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