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有教无育,何来学生“全面成长”

时评 | 2017-01-13 14:42: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玮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向所在碑林区的教育部门举报雾霾天学校不按规定停课。结果,该学生举报信息遭泄露,并被老师“教育”。日前,西安市教育局官方微信与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回应,1月3日起西安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后,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确有部分学生到校。当碑林区教育局干部吴某再次接到电话投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还在补课时,私自将投诉电话号码转给了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学籍管理员。

  不难想见,一个高中生在这场舆论风波里,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卢梭有句话:“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事后该学生说:“我已经不相信他们了。”小小年纪,如此感悟,想必经历了一场重大的“三观尽毁”。

  本该“一切为了孩子”的学校,在污染天气违规上课;本该“保护举报人权利”的教育局干部,把信息泄露给了学校。这些行为颠覆了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突破了正常的社会逻辑,与书本传授的正直、诚信等理念相悖。这也让旁观者迷惑:学生如“孤胆英雄”,在与污染天气做个人的角力,那学校和教育局究竟是谁的“队友”?

  这或许不是一所学校的个例,而是惯性思维的延伸。上个月,河南安阳空气质量指数连续爆表,而林州市临淇镇一中不仅没有按照教体局的通知停课,还组织400多名学生在操场上露天考试。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升学率”“教学计划”等被畸形放大,而“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则退至边缘,有知识的“教”,却无成长的“育”。在追逐“分数”这根指挥棒的征途上,学生渐渐沦为工具性的存在,无论是停课还是举报,都被视作阻碍,要以清障的手腕加以破除。

  多年来,功利性教育遭受批判。但在西安学生举报学校的事件中,出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网络上部分家长对举报者大加责难——因为举报者耽误了他们的孩子读书。长久以来形成的“成绩至上”教育思路,裹挟了某些主管部门、学校直至家长,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阵线。在对垒的另一侧,是公认“本该如此”的教育常识和渴望顺着常识成长的学生。

  如今,面对不时降临的污染天气,这一话题理当被置于更加显著和迫切的位置。为了成绩,就把学生推向直面污染的前线?今天的教育,是否依然无法彻底容纳学生“全面成长”?

  传道、授业、解惑——教育不只是语文、数学、英语,更是人生的道理、健康的体魄、正直的情操、完满的人格。无论是污染天气里的麻木,还是种种限制权利、贬损尊严的奇葩校规,都是在时代潮流里的逆行。全社会应当形成合力,保障教育在正常轨道上行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黄依]
西安中院抓作风提效能 落实责任在基层
联手惩“老赖”司法为道德立威

精彩图文